甘蔗害虫危害情况、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在总结甘蔗主要害虫发生特点的基础上,分析发生的原因,主要与复杂性虫源、寄主植物,种植制度、天敌等因素有关。根据害虫发生的特点,在农业防治与生物防治的基础上,辅助以物理防治,以减少虫源。
1发生危害情况
危害甘蔗生产的地下害虫主要有蔗头象虫、甘蔗白蚁、蔗龟、甘蔗刺根蚜等,其中蔗龟、蔗头象虫发生最为普遍和严重;甘蔗叶片害虫主要有甘蔗绵蚜虫、蓟马、粘虫等;蛀茎害虫主要有甘蔗螟虫、甘蔗大象甲。
1.1蔗龟
主要为大等鳃金龟、光背蔗犀金龟和突背蔗犀金龟。大等鳃金龟主要分布于肥沃沙壤土地区,其幼虫严重危害甘蔗根部。其幼虫虫体大而食量大,为一种毁灭性虫种,发生期为6月上旬到11月中旬,啃食须根,造成甘蔗成片死亡。光背蔗犀金龟和突背蔗犀金龟分布于缓坡和河谷冲击沙壤土地带,成虫在4~5月啃食蔗苗基部从而造成植株枯心死亡。其幼虫在9月到来年3月危害蔗茎地下部位,形成洞穴状蔗头,危害宿根发苗。
1.2蔗头象虫
主要有细平象与斑点象2种。细平象通过幼虫和成虫危害甘蔗地下蔗头,4月中旬初孵幼虫进入蔗苗嫩根,随后沿髓往上蛀蚀,在蔗头内为害。斑点象幼虫危害地下蔗头,7月可见被害蔗株下部叶片枯黄,并于蔗头内出现小隧道,在10~12月可见蔗头受损严重甚至成粉碎状。
1.3蛀茎象虫
甘蔗赭色鸟喙象为中国甘蔗害虫新记录种,近些年发展迅猛。其成虫主要危害甘蔗嫩茎和未展开心叶;其幼虫向下危害蔗茎,导致蔗株心叶发黄,出现茎节缩短变细的情况,整株枯死。
1.4甘蔗白蚁
是云南湿热旱坡地甘蔗的重要害虫,危害甘蔗整个生长期。严重危害甘蔗萌芽期,从蔗种两端切口侵入,蛀空茎内组织,阻碍种苗萌发。在中后期从地下蔗茎入侵,蛀空蔗茎,导致叶片枯黄,进而整株死亡。
1.5甘蔗螟虫
即甘蔗钻心虫,为鳞翅目钻蛀性害虫,勐海县主要以二点螟为主。其苗期危害容易引发枯心苗,苦心率约为10%~20%,严重者高达50%以上。在生长中后期,钻蛀蔗茎,降低甘蔗产量和品质。其种类繁多而世代重叠,不但发生早,而且危害严重、难以防控。
1.6甘蔗粘虫
属磷翅目夜蛾科,又称行军虫、梯枝虫,是一种多食性、杂食性、暴发性的大害虫。幼虫咬食蔗叶,严重影响甘蔗的生长。幼虫的食量随着龄期增加而增大,进入暴食期后,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将一块地的叶片全部吃光并群集向邻近地块迁移危害。该虫在勐海县蔗区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勐海县夏秋多雨、湿度大、气候凉爽,是粘虫大发生的季节。
2发生原因分析
2.1虫源复杂,寄主植物多元化,而且复种指数高
地处热带***带地区,气候环境复杂多变,丰富的植物资源造成了害虫来源复杂。由于害虫种类多,发生期不一且常混合发生,导致其防控难度较大。这是勐阿蔗区甘蔗地下害虫危害严重的关键因素。在20世纪末,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进行调整,作物结构日益多元化,并且复种指数很高。在这种背景之下,害虫的营养条件变好,尤其是玉米种植面积的增大,为地下害虫的发生与繁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2种植制度不合理
勐阿蔗区甘蔗种植方式多样化,有新植、宿根种植和春植、秋植和冬植。种植品种多元化且早中晚熟品种俱有。而且在耕地有限和保障糖厂生产的大背景之下,蔗地连作严重,缺乏深耕晒地、水旱轮作,导致地下害虫生存环境优越,越冬存活率升高。
2.3天敌制约少
通过田间调查发现,白僵菌、绿僵菌、红蚂蚁等能够有效制约甘蔗地下害虫。但是其发病率和捕食率一般处于1.55%~10%的水平,对地下害虫的控制作用微弱。
3防治对策
3.1农药防治
在3月底4月初的突背、光背蔗金龟成虫始盛期和蔗头象虫成虫发生盛期,结合蔗苗松蔸除草,或在5月底6月初的大等鳃金龟初孵幼虫发生时期和蔗头象虫初孵幼虫发生盛期,结合大培土,使用呋喃丹颗粒剂、地虫杀星颗粒剂、毒死蜱颗粒剂或特丁硫磷颗粒剂与干细土或化肥混匀撒于蔗株基部并覆土。在6月中下旬,也可针对甘蔗赭色鸟喙象使用上述药物颗粒剂。通过下种前的深耕改土捣毁蚁巢,并使用乐斯本乳油、锐劲特乳油等浸种,或者使用乐斯本颗粒、辛硫磷乳油、呋喃丹、丁硫克百威等颗粒制剂与干细土或化肥撒于沟内覆土,有够有效杀灭白蚁。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21-light.com/showinfo-1-166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