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灰斑病的症状、发病条件与防治措施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大豆灰斑病分布很广泛,国内各大豆区均有分布,不同的地区和年份发病程度不同。灰斑病除为害叶片、降低光合作用,致使提前落叶造成产量损失外,还严重地影响大豆的品质。以下内容为大家详细介绍了,供大家参考。
一、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也可侵染茎、荚和种子。带病种子长出的幼苗的子叶上,可现半圆形或圆形深褐色稍下陷的病斑,天气干旱时病斑停止发展,低温多雨时,病斑可,继续蔓延至生长点,导致幼苗枯死。
在成株叶片上病斑多呈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1~5mm,边缘褐色,中部灰色或灰褐色。病斑背面密生灰色霉层,严重时病斑遍布整个叶片,互相合并,使病叶干枯早落。茎上病斑纺锤形,边缘深褐色或黑色,中部为黑灰色稍凹陷。
荚上病斑亦为圆形或椭圆形,稍下陷,颜色与叶斑相似,因豆荚表面多毛,故肉眼常不易见到霉层。
种子上的病斑圆形,灰褐色,边缘深褐,轻病籽粒仅现褐色不规则小点。
二、病原
大豆灰斑病菌为半知菌亚门,尾孢属,危害幼苗叶片、豆荚、子粒,子叶上病斑圆形,深褐色有裂纹。病菌的分生孢子梗生于病叶正反两面,以背面为多,无子座或子座较小,分生孢子梗5~12个束生,淡褐色,上下色泽均匀,不分枝。有时顶端稍狭,正直或具有1~8个膝.状节,隔膜0~5个,顶端近截形至圆形,孢痕显著,梗的大小为51~128微米x5~6微米。分生孢子倒棒形、圆柱形,五色透明,通常正直,基部近截形至倒圆锥截形,顶端略钝至较圆,隔膜1、9个,大小为19~80微米x3.5~8微米。
此菌寄主范围较窄,除大豆外,只有野生大豆和黑豆。病菌有生理分化现象,据美国报道有4个生理小种。黑龙江省鉴定出5个生理小种。
三、侵染循环与发病条件
病菌以菌丝在种子和病残体越冬。带菌种子萌发后,越冬的菌丝直接侵染子叶。天气潮湿时,子叶上的病魔产生分生孢于,借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病残体上越冬的病菌,在温湿度适宜时便产生分生孢于。传播到成株上为害叶片,而后还进行多次再侵染。结荚后,病菌侵染豆荚,并使豆粒发病。
影响发病的因素主要是温湿度条件、品种的抗病性和菌源量。幼苗发病直接与种子带病有关,带病率高则发病重。大豆连作或与前一年大豆地相邻,菌源量大,病害发生也重。
幼苗被害程度又与春季气象条件有关,低温多雨,子叶受害重,病苗率高,严重时可造成大量缺苗。
分生孢子萌发和侵染均要求很高的湿度,以在水滴中最好。在适温下分生孢子在水中1小时即可萌发。在25℃左右时,分生孢子在4~7天即可产生1代。在黑龙江7~8月多雨,湿度大,病害很快流行成灾,相反,天气干旱,病害轻。种子被害与结荚期的雨湿关系很大,多雨、田间小气候湿度高,种子被害重。
品种抗病性是此病流行的一个重要因素,黑龙江省当前生产用的主栽品种如丰收10号、合丰23号、红丰3号等均属高感品种,造成灰斑病连年大发生。
四、防治措施
大豆灰斑病初侵染源主要是带菌种子和田间带菌残体,防治上应注意尽量减少菌源、选育抗病良种和在病害流行年份及时喷药保护。
1.种子处理种子上的症状明显,播前可进行人工粒选以清除病粒;或用种子重量0.3%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或多福合剂拌种消毒。
2.选育和推广抗病品种在大豆中虽未发现免疫品种,但品种间抗病程度差异明显,抗病力强的品种叶片上病斑数量少,病斑小,籽粒被害轻。经鉴定,抗病力较强的品种有合584、合383、合585、合597、东农61~2546、早生裸、中生裸等;野生大豆和半野生大豆的抗病性并不强。
大豆植株各部位如叶片和豆荚的抗病性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一般是叶片抗病的,荚和籽粒被害也较轻。但少数品种例外,叶片被害虽轻,种子却严重感病,因此在选育抗病品种时应予以注意。
3.药剂防治
有效药剂有70%甲基托布津和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在叶片发病初期和结荚期各喷1次。
4.栽培防病
遗留田间的病残体在收获后要及时翻犁,以减少越冬菌源量;实行大面积与非寄主植物如小麦、玉米、棉、麻、薯类等作物轮作。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21-light.com/showinfo-1-16547-0.html